3月13日,计算机学院研究生课程《多媒体安全》以“方班”模式开展了培养改革的首轮汇报。“方班”模式是基于“方滨兴院士实验班”的创新教学理念而构建,旨在通过“求源、熵减、思辨”的教学方法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。
该课程由计算机学院田晖教授牵头,网络与信息安全学科方向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,采用“学生讲、师生问、专家评”的深度翻转课堂模式。在首轮课程中,田晖详细讲解了课程目标、内容框架及考核方式,并阐述了“方班”模式与费曼学习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,强调“方班”模式理念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。
在课程准备阶段,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悉心帮助下进行了充分准备。汇报过程中,学生对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细致讲解。质问环节中,提问师生与汇报学生积极互动,围绕汇报内容展开深入讨论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且富有启发性。主评老师对汇报内容及答疑情况进行了点评和总结,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,也有效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。
课程最后,田晖对课程首轮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。他首先肯定了课程的成效,并再次强调《多媒体安全》课程的“方班”模式培养改革对2025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及软件工程(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)全面开启“方班”模式改革的重要参考意义。
本次课程改革旨在为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初步探索,并为后续在相关专业全面推广“方班”模式奠定基础。首轮课程实施结果显示,通过师生的深度质询与多专家联合点评,学生已初步建立从方法机理到实际验证的完整研究逻辑,并逐渐形成“输出倒逼输入”的认知范式。此外,该课程教学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三维评估框架,将学术价值、技术效能与社会影响有效结合,助力学生形成战略视野。教师群体也在跨学科指导中实现专业能力迭代,形成共生共长的教育生态。

《多媒体安全》课程“方班”模式培养改革首轮总结汇报现场
(责编:蔡君韬)